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投中网的苹果向你“征税”的时代,要结束了?,如果您对苹果向你“征税”的时代,要结束了?感兴趣,请往下看。
针对平台型互联网企业的监管,仍然是全球性的难题。
北京时间12月14日,Bloomberg记者Mark Gurman在其最新报告中指出,苹果公司软件工程和服务部门正在对App Store策略进行调整,未来将允许欧洲地区的用户在第三方应用商店上下载应用。促使这一事件发生的因素是欧盟《数字市场法案》的颁布,这份在今年11月1日正式生效的法案明确指出,对于那些估值为800亿美元且在欧盟范围内每月有4500万活跃用户的科技公司,他们必须允许用户安装第三方应用程序,并且外部开发人员可以平等地访问应用程序和服务的核心功能。这意味着用户与开发者将很难再受到APP Store的约束,更重要的是,被冠以“苹果税”之名的30%佣金抽成政策将彻底形同虚设。不过,对于其他国家地区的用户和开发者而言,“苹果税”在短时间内恐怕不会消失。因为就目前来看,针对平台型互联网企业的监管,仍然是全球性的难题。苹果税,合理吗?从Epic Games组建战略联盟对抗苹果,再到马斯克多次指名道姓的“开火”,在谈及互联网行业垄断的问题时,苹果总是那个被口诛笔伐的对象“宁可让利给用户,也不让苹果把这份钱挣到。”面对“苹果税”,软件工程师潘斌斌此前所在的公司向运营下达了这样的指令。所谓“苹果税”,即苹果对应用内发生的数字内容消费向开发者收取30%的佣金抽成,这项政策自2011年出台后,基本没进行过调整。苹果从未公布过自家在“苹果税”上的营收,但据调研机构Sensor Tower的统计,苹果每年的佣金抽成能为这家公司贡献超过150亿美元的净利润。而另一项数据显示,以APP Store为核心的服务业务,已经连续十个季度实现营收的同比增长。但仅在一年后,随着元宇宙平台Horizen World的上线,Meta将该平台上的佣金抽成提高到47.5%,这远高于苹果的抽成标准。由此可以看出,科技企业大多并不是痛恨“苹果税”,而是痛恨自己无法收取“苹果税”。欧盟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是通过《数字市场法案》的颁布,对所有的互联网巨头加以限制。但需要注意的是,欧盟给“重点照顾”的监管企业划出了明确的范围。首先是将一批公司列为“守门人”企业,即上文提到的那些估值为800亿美元且在欧盟范围内每月有4500万活跃用户的科技公司,欧盟为他们施加了一系列义务。在这个框架下,除位于瑞典的Spotify等极少数公司,“守门人”的构成几乎全部来自海外。欧盟敢于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保护欧洲发展相对迟缓的互联网企业。而对于美国或中国这种互联网平台型产业高度发达的国家而言,相关政策的出台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被选定为“看门人”的企业将禁止使用其平台上的业务数据在自家平台上竞争,这几乎必然迫使企业缩小业务范围,间接地遏制了产业创新。进一步来说,在这样的规则之下,互联网企业几乎不可能形成稳定的生态,这真的会让开发者和用户受益吗?在与多位iOS开发者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普遍提到一个问题:相较于安卓用户,iOS用户的付费意愿明显更高,在通常情况下,iOS应用的营收也要显著高于安卓应用的营收。而苹果用户选择iOS的原因,大多与苹果强大的软硬件生态系统相关,一旦这种生态被打破,开发者的利益也必将受到影响。因此,针对平台型互联网企业的强力监管,或许是个全球性的趋势,但类似《数字市场法案》的经验,恐怕很难在全球展开。
好了,关于苹果向你“征税”的时代,要结束了?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