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美国科技企业裁员潮背后:战略转型和周期阵痛

2022-11-27 11:05:08来源:中国经营报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中国经营报的美国科技企业裁员潮背后:战略转型和周期阵痛,如果您对美国科技企业裁员潮背后:战略转型和周期阵痛感兴趣,请往下看。

本报记者 曲忠芳 李正豪 北京报道

美国科技企业裁员潮仍在持续。继亚马逊(NASDAQ:AMZN)、Meta(NASDAQ:META)开启万人裁员计划之后,11月23日,惠普(NYSE:HPQ)也在2022财年第四财季报告中宣布计划到2025财年末将在全球裁减4000~6000名员工,此举是惠普节省成本转型计划中的重要内容,该计划旨在到2025财年末每年至少节省14亿美元。

针对惠普裁员计划是否涉及中国区员工、主要涉及哪些业务部门等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通过邮件联系惠普希望做进一步采访,但截至发稿前未获回复。

记者从美国科技企业裁员信息追踪网站Layoffs.fyi获悉,自2022年以来,截止到11月22日,涉及850家科技企业裁减员工总数达137159人。从该网站统计的月度裁员柱状图来看,美国科技企业早在今年5~8月就曾出现过一波裁员“小高峰”——科技企业整体每月裁员规模超过1万人,尤其是6~8月期间每个月涉及裁员的科技公司数量都超过150家。而11月,随着Meta、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的加入,裁员规模更是达到了最高潮,该网站综合美国公开信息统计,11月单月总体裁员规模超过4.5万人。

多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普遍提到了“周期”,互联网经过二三十年的高速发展迎来了增长放缓、创新乏力的阶段,科技企业需要阶段性的业务战略转型与组织变革来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而在企业架构的结构性大调整中,裁员必然是一个首要选项。

科技大厂“推波助澜”

11月以来,“裁员”成为美国科技行业的热门词,与科技大厂的“加入”不无关系。11月18日,据《纽约时报》报道,亚马逊CEO安迪·贾西在给员工的备忘录中写道,未来一年里公司将继续裁员。他表示,“我担任CEO职位已经约一年半时间,毫无疑问,这是我们在这段时间里做出的最艰难决定。”就在数日之前,亚马逊计划裁员约1万人,涉及包括语音助手Alexa在内的设备部门、零售部门及人力资源部门。

而据CNN报道,今年11月初Meta公司CEO马克·扎克伯格在发给全体员工的内部信中明确提出,计划裁掉13%的员工,这意味着大约1.1万人将离开公司,该报道指出这是Meta公司成立18年来首次大规模裁员。扎克伯格还表示,公司将在明年减少招聘人数,除极个别岗位外,招聘冻结期将延长至2023年第一季度。

11月23日,惠普公布了2022财年第四财季业绩,期内营收下降11%至148亿美元,亏损31亿美元。2022财年全年,营收为629.83亿美元,同比降低0.79%;净利润为32.03亿美元,同比下降40.87%。惠普方面表示,计划未来三年在全球裁减4000人至6000人,也就是5.1万员工中的10%,以节省成本实现转型。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官网的文件,截至2022年10月31日,惠普员工总数为5.1万人,记者综合对比往年数据发现,惠普公司实际在2020财年、2021财年里员工规模已经缩减了5000人。

此前的11月16日,据《巴伦周刊》报道,思科(NASDAQ:CSCO)将裁员4100人,占员工总数的3%。不过思科首席财务官科特·赫伦在回复股东和投资人时强调,裁员并不是为了降低成本,而是要加大云计算、在线协作等新业务的投入。因此在裁员的同时,思科方面表示,要开启与裁员规模基本等量的人员扩张,预计员工数很快会回到原本的规模。

整个11月,被特斯拉(NASDAQ:TSLA)CEO埃隆·马斯克收购的老牌社交媒体推特,因大幅裁员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11月21日,据Business Insider等媒体报道,马斯克在推特全体员工大会上表示裁员结束,目前正在招聘工程师和广告销售人员。此时,推特员工已经从马斯克接管前的7500人减至现在的2300人。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大数据业务分析师王鹏指出,“如果一家企业裁员,更多的是由自身经营情况产生的,当行业内很多企业都裁员,那就是一个行业周期性的问题。”

谦询智库合伙人龚斌持类似看法,他认为“万物皆有周期”。美国大型科技企业纷纷调整战略收缩“过冬”,面对经济下行、通货膨胀、疫情反复、区域局势紧张等大变局下,既有被动调整的正常逻辑,也有主动的成分,是顺势而为。从科技周期来看,目前正处于上一轮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周期结束,与新一轮能源及科技革命开启的交替拐点。“传统”业务进入成熟后期,增长触顶,需要“降本”;而“新兴”业务经历了炒作、泡沫破灭、回落现实,如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智能驾驶等方面,资金从“手松”——巨额投入,到“手紧”——投资放缓,需要更“务实”。因此,科技企业需要阶段性的业务战略转型和组织变革来应对,而在企业结构性大调整中,裁员是一个主要选项。

快速扩张的自然结果

在写给员工的内部信中,扎克伯格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世界迅速转向线上化,电子商务的激增使得相关收入大幅增长。当时很多人预测,这种增长是永久性的,甚至在疫情结束后还会继续。“我当时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决定大幅增加投资,但不幸的是,事情并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发展。”他坦言“我错了,我对此负责”,除了裁员之外,Meta公司将在未来几个月“推出更多削减成本的变革”。

记者查阅Meta公司提交给SEC的文件注意到,Meta公司2019年年底、2020年年底、2021年年底和2022年9月底的员工总数分别是44942人、58604人、71970人、87314人。不难计算,从2020年至2022年9月底,Meta增加了4万多人,而今年前9个月新增员工超过1.5万人。Meta公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重点布局的元宇宙核心项目现实实验室(Reality Labs)收入2.85亿美元,同比下跌49%;运营亏损36.7亿美元,去年同期亏损26.3亿美元。今年前三个季度该业务已累计亏损94亿美元,去年亏损超过100亿美元。显然,Meta的元宇宙战略要支撑起业绩增长还有较长一段距离。

从亚马逊提交的公告文件中,同样不难发现,2020年、2021年两年里亚马逊雇佣员工数增加了约81万人,超过以往年份规模。

马斯克接管推特启动裁员之时,推特联合创始人、前CEO杰克·多西公开发文称,对所有员工面临的艰难处境负有责任,“我把公司的规模扩张得太快了,我为此道歉”。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这一轮裁员潮中,推特的处境与动因相较亚马逊、Meta更为复杂,但同样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业务快速扩张、雇员激增的阶段。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指出,美国科技企业的裁员潮其共性特征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疫情出现之后线上流量的爆发式增长,科技企业扩招了大量员工,业务快速扩张。而当互联网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之时,容易出现人浮于事、员工数量过剩的情况,裁员也就成为必然选择。

在通信行业高级工程师、战略规划专家袁博看来,科技企业裁员是为了提前应对未来产业发展、公司经营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包括:4G带来的短视频、社交、电商的流量红利已经见底,5G、AI、大数据预期带来的元宇宙、企业智能化转型步履蹒跚。这导致科技企业先期投入过大,未来的盈利目标又变得不可确定,因此科技企业的重研发投入和预期产出不成正比,科技企业不得不进行结构性裁员。还包括一些国家出现的逆全球化的思潮,让过去全球协作的经济模式遭遇挑战,导致了不少国家产生了经济危机。在经济危机下,全球的消费者、企业的消费趋于保守,更多的考虑从成本出发,打破了过去科技企业依托全球的人口红利、流量红利赚钱的预期。

针对美国科技行业的裁员潮,尽管社交媒体上不乏恐慌情绪,但部分业内人士仍对劳动力市场持乐观看法。11月17日,微软CEO萨帝亚·纳德拉在接受美国CNBC采访时表示,LinkedIn数据表明,数据软件工程师在科技行业以外的工作比在科技行业内的工作更多,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目前劳动力市场更具弹性。据CNBC报道,微软在今年10月份宣布了一轮裁员,约1%不到的员工受到影响。

据美国计算技术行业协会11月发布的《科技工作报告》,美国科技行业整体仍有31.7万个职位开放招聘,比2020年的招聘需求还要高了1/3。据TheInformation报道,TikTok正在紧急扩充团队,目前其招聘人员正在与来自Meta、Twitter等公司的被裁员工接触。

科技业加速转型

实际上国内的IT互联网企业在近两三年里也在不断调整组织结构,以及战略转型。

谈及中美科技行业在这方面的区别,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许多美国科技巨头已发展20年左右,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弱化,市场竞争局面发生变化。对比国内的科技企业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国内互联网大厂是收缩了一些支线或者不赚钱的业务,而其主业并未受到影响。当然,国内部分互联网企业也面临创新乏力的问题。

天使投资人、互联网行业专家郭涛认为,整体来看,国外科技企业裁员主要是受到经济衰退和企业决策失误因素影响,而国内科技企业如在线教育、游戏等行业企业正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相关行业洗牌加剧,企业业绩增长乏力、亏损扩大,在资本寒冬中难以获得新的投资。

袁博则指出,中美科技企业当前面临的共性挑战在于为了应对未来经营方面的不确定性而裁员。美国科技企业大规模的裁员“应该仅会是短期事件”。裁员对科技企业来说是战略性的收缩,传统的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需求依然存在,像智能汽车一样各种颠覆性的创新依然层出不穷,新技术带来的新产业从长远趋势上依然会到来。科技行业各层次的头部玩家需要依托自己的领域优势,联合推动产业转型加速升级。

“外部竞争激烈,内部优化改革,内外因共同作用出现裁员潮,科技行业在经历一个周期性的洗牌。”王鹏表示,从长期来看,科技企业经历行业洗牌会催生新的企业、新的业务模式、新的技术及应用。

好了,关于美国科技企业裁员潮背后:战略转型和周期阵痛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