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安徽商报的无为民警为上海老知青“证名”,如果您对无为民警为上海老知青“证名”感兴趣,请往下看。
【一位74岁的上海老知青,因为名字里的“一字之差”,导致无法领取知青补助金,无奈之下从上海赶到当年插队的安徽无为市求助。9月18日记者从无为警方获悉,经过民辅警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了能证明老人姓名的原始档案。】
一字之差难住74岁老知青
9月7日10时左右,一位行动迟缓的孕妇,陪着一位老太太来到无为市洪巷派出所户籍大厅。该所户籍辅警章朝群看到两人欲言又止的焦急模样后,便热情询问她们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孕妇见状,说出了此行目的。
经了解,该孕妇的母亲莊某娣今年已经74岁了,上世纪60年代,年仅15岁的莊某娣成为从上海市下放原无为县牛埠区洪巷公社南庄大队(现洪巷镇南庄行政村)的知青。按照当时的国家政策,下放知青户随人走,可是在户口迁移过程中,莊某娣的名字不知在什么时候被错写成“莊某弟”。
年老退休后,本该安享晚年的莊某娣,没想到就是因为这个“娣”变成了“弟”,遇到了难题。“一字之差,导致母亲拿着自己的户口簿也无法领取补助金,从而享受不到当地政府所发的红利。”女儿无奈地表示。
奔波千里却难以“证名”
在来到派出所之前,母女二人从上海来到无为市洪巷镇,先去她当年下放的大队,可是如今村里的年轻干部对此情况是毫不知情。扑空的母女俩感到很失望。莊某娣想到自己年纪大了,女儿也身怀有孕,不想再来回奔波准备放弃,但心有不甘的女儿还是领着母亲来到洪巷派出所,看看事情能否有转机。
得知事情原委,章朝群先是详细了解莊某娣作为知青下放原无为县牛埠区洪巷公社南庄大队落户及办理户籍时的情形,随后利用午休时间,一头扎进户籍档案室,详细翻查堪称“古董”的户籍资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莊某弟”的户口常表终于被找到,但常表上登记的姓名也是“莊某弟”,与上海市当年登记的下放知青“莊某娣”还是相差一个字,这让众人都感觉有点灰心和丧气,老人也不愿再给大家添麻烦了。
不放弃终于找到“真名”
然而派出所的民辅警却没有轻言放弃,接下来的时间,章朝群凭借自己多年户籍工作经验,迅速调整思路,拿起电话与原南庄大队早已退休的老党支部书记取得联系,详细询问当年的下放知青办理户口流程。
对方虽然不清楚具体办理事宜,但却提供出当年经办人的联系方式。章朝群立即将电话打给原来的经办人,几经周折,事情终于有了眉目。根据经办人提供的“莊某弟”亲属的相关细节,印证了莊某娣的说法。
几经周折,章朝群再度进入档案室,终于从成堆的散发出浓烈霉气味的纸质档案中,找到“莊某弟”当年落入户口的书面材料。而申请人一栏的签名,正是“莊某娣”。
就这样,专程辗转千里苦苦追寻“名字”的莊某娣,终于拿到洪巷派出所为她出具的证明材料。她不禁簇拥着女儿,喜极而泣,并表示要将自己“第二故乡”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感人故事带回上海。(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李萌 通讯员 倪旭生)
好了,关于无为民警为上海老知青“证名”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