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投中网的复星最近一系列动作,透过周期视角才看得明白,如果您对复星最近一系列动作,透过周期视角才看得明白感兴趣,请往下看。
你可以抗拒周期,但周期永远存在。
稍早一些,马斯克以收购推特为由,前后累计减持了约合320亿美元的特斯拉股票。最近,巴菲特的资产管理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开始减持比亚迪。根据任正非讲话,华为或将收缩部分边缘业务。另据媒体消息,腾讯拟继续减持部分外部上市公司股权。复星国际及旗下公司则出售旗下部分白酒资产,并减持3个点的复星医药股权。这些看起来互不关联的事件,实则有共同的底层逻辑:这些商业大佬或明星公司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均系对经济周期时钟的预判,所展开的企业运营周期熨平、甚至是跨周期管理行为。以复星近期的商业行为为主要参照,我们展开说说其中的逻辑。经济周期决定经济活动关于经济周期,投资者最熟悉的论述,恐怕就是周期天王周金涛先生的那句“人生发财靠康波”。所谓“康波”,是指时长50-60年的大级别科技创新周期:大的萧条期孕育新的技术原理,进而产生新的应用技术,随后创新产品如雨后春笋,并带动经济繁荣。当新技术的红利吃干抹尽,经济就又开始进入一轮萧条期,周而复始。你可以抗拒周期,但周期永远存在。当时当下,周期时钟正处于什么时态?2020年之前大家还诸多争议,但随着近一个时期全球主流市场的整体表现,以及外部事件频发,世界经济的衰退预期已逐渐成为产学研各界的共识。基于这种共识,才能对前述商业事件有更深刻认知:经济周期往不利方向波动时,企业经营者没有退路可言,只能提前想方设法应对“寒气”弥漫。很大程度上,马斯克减持特斯拉,巴菲特减持比亚迪,都是基于周期规律而未雨绸缪、以备不时之需的行为。特别是巴菲特,在电动车行业高景气度时期做出如是举动,是其在经济下行周期内,对现金流管理策略的一以贯之:早在五六年前,伯克希尔便开始持续强化现金储备,从2016年的864亿美元到2021年的1467亿美元,其中3Q21的1492亿美元储备创历史新高。增加的现金来自分红及减持,当然过程中也有对苹果、西方石油等优质资产增持,并非一味抛售。巴菲特一生经历7次大危机(70年代经济衰退、互联网泡沫和次贷危机等),手头现金储备持续增加,往往映射其对经济周期下行的应对。对复星来说,应对经济周期的方式,其实本质上与伯克希尔别无二致——“有退有投”,整体上强化现金流能力,压缩债务以应对经济周期的挑战。不同的是,巴菲特屹立市场七十年无须在乎评级机构,而在风声鹤唳的港股市场,复星仍要平衡业务发展和评级管理(中报前穆迪以流动性弱为由将复星国际评级从Ba3下调至B1),所以才会有少量减持金徽酒、复星医药、复星旅文的举措,增加应对周期波动的缓冲空间。化被动为主动判断周期的能力很多企业家都有,但具备应对、管理周期能力的企业家却相对较少。持续的预判周期并强化现金流,是一种重要的企业家技能,它是企业化被动为主动的核心能力,是企业信用的试金石。以复星为例,近期对内部资产的调配,再次改善自身的财务质量和资产质量之余,也会逐渐让市场认知到它的企业信用派生这一核心能力。财务层面,2022年中期业绩会上,复星国际执行董事、CFO龚平公开定调:“面对资本市场剧烈波动,我们还是坚持既定的财务战略,以评级管理为抓手,把集团评级管理财务战略下沉到核心子公司,规划2022年到2025年逐年稳定有序地压降债务,拉长债务周期,同时提高子公司向上的现金分红,控制总部固定费用,从而稳步优化集团信用指标。”我们可以看到,复星国际中报显示,流动资产与总资产比值由2019年中报期最低39.92%上升至今年的44.58%,货币现金与流动负债的比率也由年初的28.5%上升至中报期的31.2%,减持金徽酒和复星医药后集团的资本结构会持续改善。再看复星旅文,旗下拥有Club Med、三亚亚特兰蒂斯等核心资产,在全球文旅资产中都排得上号。今年中报营收64.2亿元,同比增长131%,这份答卷在全球疫情此起彼伏的当下可称得上惊艳。与此同时,其增长不是通过无序提高销售费用换来的,经调整EBITDA由去年的-5.6亿元转正至12亿元。那么这么优质的资产为什么要卖呢?抛开数量谈减持没有意义,复星高科技目前持有复星医药36.6%的股权,而此次减持比例不超过总股份的3%,减持后依旧是第一大股东,保持控股地位。复星旅文亦是如此,要知道复星国际截止2021年底持有其10亿股,9月5日盘后通过协议卖给第三方0.28亿股,仅占总股本的2.26%。减持目的就是前文所说在“寒气”环境下保持充足的财务“安全垫”。这种程度的减持,既不会影响复星国际对复星医药和复星旅文的控制地位,也不可能影响后者的高速发展,所以不必要担心短期内市场的情绪波动。9月6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公司执行董事、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合计18人自愿以自有资金增持本公司股份,这是对市场情绪波动的回应,长期看复星医药依旧具备投资价值。以复星国际减持青岛啤酒为例,从2019年5月至今年5月底宣布完全减持,期间青岛啤酒股价从40多港元到今年70.95港元,股价还有50%左右的涨幅。这也证明减持只影响短期的情绪,长期看是要看企业自身的价值。结语以上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诸如复星等当前系列减持动作,是经济周期和企业内生发展共同决定的必然举措。这种化被动(流动性、偿债需求)为主动(有退有投,促进资产质量提升)的商业策略,是一种成熟的跨周期管理运营行为。正如复星国际联席CEO陈启宇所说:“有的时候有寒意不是坏事,复星更坚定深度产业运营战略”。30年来,复星从手持3.8万元创业资金成长为拥有8500亿元资产的行业巨头,期望它的未来走得更稳。经济周期之下,无人可以置身事外。愿更多的企业,都能在此中行稳致远。如此,我们的经济大盘才能在周期磨砺中保持稳中向上,最终实现新一轮的高质量增长。
好了,关于复星最近一系列动作,透过周期视角才看得明白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