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红星新闻的俄科幻作家谢尔盖·卢基扬年科:中俄科幻文学有很大的共通性,如果您对俄科幻作家谢尔盖·卢基扬年科:中俄科幻文学有很大的共通性感兴趣,请往下看。
提及中国科幻,避不开刘慈欣;若要谈论俄罗斯科幻,也绕不开谢尔盖·卢基扬年科。他的代表作《守夜人》在全球畅销1200万册,是如今具有全球号召力的当代俄罗斯作家,作品融合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厚哲思和绮丽诡谲的宇宙观,在世界科幻文坛可谓独树一帜。
今(2)日下午,谢尔盖·卢基扬年科与俄罗斯著名科幻出版人、传奇科幻杂志《如果》主编德米特里·贝加洛夫,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辑姚海军,中国科幻研究中心首批特聘专家姜振宇,以“中俄科幻对望:星辰的呼唤与大地的羁绊”为题展开对谈。
谢尔盖·卢基扬年科偏好有“人情味”的科幻,会在作品中映射《三体》
这是卢基扬年科第一次来成都。这次的中国行,行程虽然紧凑,但仍然让卢基扬年科感受到了中国科幻粉丝的热情,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有一些小学生拿着我的作品让我签名,在另一个国度里有小孩子喜欢我的作品,我感到非常高兴。“
1968年,卢基扬年科出生在一个医生之家。父亲是精神科医生,母亲是麻醉师。卢基扬年科奉父母之命学医,曾做了一年精神科医生。卢基扬年科说,这一段经历对他的创作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医学常识在科幻写作中用得上,科幻朋友遇到医学相关的事情的时候做咨询。比如主人公出现了紧急情况,在没有水等等极端情况,他能坚持走多少米?如果施救的话能让他再坚持多久?这时候就会运用到我当时当医生时候的知识。”
卢基扬年科给读者签售科幻对于卢基扬年科而言,是一个与现实截然不同但充满魅力的虚拟世界。聊到创作经历,他说自己在创作期间,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从早坐到晚,以此跟现实生活隔离,“哪怕今天我要出去一个小时,我也会不写了,因为现实世界‘打扰’到了我。”
卢基扬年科坦言,自己的科幻小说受到了东方文化的影响,所以在他的作品包含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视角,不仅仅在讲俄罗斯的思想。他说自己不喜欢欧美科幻小说中赛博朋克与动荡的社会,更偏好有人情味的科幻小说。中国的科幻小说《三体》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甚至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设置一些情节映射《三体》,“三年前我创作了一篇科幻小说,讲的是未来国度、星球大战的故事,其中的情节就受到了《三体》里‘黑暗森林’的影响,当战争发生的时候,他们会彼此忌惮对方的文明,就会彼此害怕。”
从刘慈欣小说里,看到中俄小说相似的结构
在后续的对谈中,三位嘉宾与现场观众由俄罗斯与中国的科幻小说出发,畅聊过去、今天和未来。姚海军表示,其实中国科幻受到了俄罗斯科幻文学的很大影响,他向观众展示了1957年创办的《知识就是力量》期刊,“这是当年的一个科普杂志,这个杂志在俄罗斯也有一个相同的版本。一开始的时候,完全是译介的俄罗斯的原版,后来才加入了更多中国的原创内容。”
姚海军向大家展示1957年创办的《知识就是力量》期刊姚海军说,《知识就是力量》期刊里的故事,大多是遵循着一位科学家有一个新发明,紧接着发生了一系列故事,而这后来成为了早期中国科幻创作的常见模式。
作为俄罗斯著名科幻出版人,德米特里·贝加洛夫向现场读者娓娓道来俄罗斯科幻文学的历史。从俄国科幻到苏联科幻,再到斯特鲁伽茨基兄弟掀起的科幻新浪潮,俄罗斯的科幻脉络一直延续到今天,这与中国科幻的发展也有很大的相似性。
卢基扬年科作品《星星是冰冷的玩具》“今天的科幻文学已经不仅仅传统的类型文学,它更多是希望通过科幻的形式来表达对现实生活困境的思考。”卢基扬年科说,比如在他的《深潜游戏》中,就刻画了那些爱喝啤酒的程序员面对互联网时代到来时的生活状态。
在卢基扬年科的奇幻小说《守夜人》里,设定了令人影响深刻的“现代吸血鬼”。中国的网络文学对俄罗斯的幻想文学有非常巨大的影响,“中俄科幻有很大的共通性,因为中国与俄罗斯在地理和思想上的相似,让两国作家所创作的科幻作品都有对于‘文明冲突’的想象和思考。例如《三体》与《星星是冰冷的玩具》。我在阅读刘慈欣小说和观看《流浪地球》电影时,都感受到了其中与俄罗斯科幻小说相似的架构。”
红星新闻记者 毛渝川 蒋庆 编辑 曾琦
好了,关于俄科幻作家谢尔盖·卢基扬年科:中俄科幻文学有很大的共通性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