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经济参考报的新华职教丨顾昌华:把科研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里,如果您对新华职教丨顾昌华:把科研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里感兴趣,请往下看。
她是农技科研工作者、省市科技特派员,先后获得贵州省优秀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入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荣获首届“铜仁杰出人才奖”“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她是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顾昌华。
顾昌华在食用菌基地给同学们讲解平菇出菇管理知识。郑明祁摄“这是绣球菌,这是白乳菇,这是羊肚菌……”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梵净山食药用菌标本馆里,顾昌华向记者介绍着其中陈列的200多种、500多瓶浸泡野生菌标本。2003年至今,她一直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从事花卉生产技术、农业微生物以及食用菌生产方面的教学、科研及技术推广工作。
“这里每一朵野生菌对我们来说都是宝贝!”有一次,顾昌华听老乡说在梵净山深处看到了野生桑黄菌,她就带着团队一行人在7月最闷热的时候,顶着35度的高温前往深山林野中辗转寻觅。最终,他们在一棵三百多年树龄的古桑树上发现了珍稀的野生桑黄菌。“发现新的菇、新的菌,让我比得到任何荣誉都要高兴。”
类似的“幸福时刻”还有很多。如今,顾昌华带领团队成功分离驯化了十多种野生绣球菌、灰树花、羊肚菌等菌株,选育优良菌种。目前,团队向农户提供平菇、香菇等优良菌种,产量能比常规品种提高10%以上。
顾昌华向记者介绍,新生刚入校,老师就会带着他们参观食用菌标本馆和食用菌大棚出菇情况。“我们要引导学生,让他们知道这些菇是怎么种出来的、怎么走向市场,也让他们亲眼看到食用菌技术给乡村带来的变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顾昌华说。
不仅如此,顾昌华还将课堂搬到了食用菌基地。“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食用菌装袋,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一步也不能错!”实践课上,学生们听到最多的话,就是“科研容不得半点含糊”。
“现在接种不成功,只是一两块钱的材料浪费了。但如果将来他们成为农业技术指导员,在指导农民过程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损失就大了!”顾昌华说。
有付出就有收获,她指导的学生在第八届、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贵州省赛决赛中获得金奖。在今年举办的贵州食用菌栽培技术技能大赛上,顾昌华指导的选手在试管斜面培养基制作、无菌操作接种和组织分离、菌袋制作的竞赛项目中,获得省级食用菌栽培技术大赛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一线工作、扶贫的经历,令顾昌华格外看重产教融合的巨大空间。她认为,职业教育应与行业密切合作,了解当前和未来需求,并据此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让学生毕业后更容易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
自2013年起,顾昌华在青年教师和学生中组建“食用菌技术服务团队”,在她的带领下,这支队伍正在慢慢成长。
顾昌华说:“人尽其才,物尽其能,职业教育的春天来了,我们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乡村振兴助力。”
好了,关于新华职教丨顾昌华:把科研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里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