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封面新闻的寻找ESG灯塔 | 科技巨头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成绩单,ESG成业务发展新价值纽带,如果您对寻找ESG灯塔 | 科技巨头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成绩单,ESG成业务发展新价值纽带感兴趣,请往下看。
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
出生于湖北孝感一个乡村的郭百岭,一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落下双腿残疾。大学毕业后,凭借出众的能力,他经过层层面试进入了一家科技公司成为了一名数据工程师,甚至在2022年,他还成为了北京冬残奥会的火炬手。
“郭百岭谐音‘过百岭’,所以我的人生就是就是不断翻越自己的山岭。”回忆起改变自己命运的关键节点时,郭百岭说,希望能把在求职时,没有因身体残疾而受到区别对待,这种现代社会对少数人士的温暖,通过科技的力量传递了下去。几个月后,在浙江残联支持的下,郭百岭和他的团队研发了一款针对出行不便人群的无障碍轮椅导航功能。目前,这一功能已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国内十余个城市落地,服务次数已超230万次。
这只是科技企业通过ESG项目回馈社会的一个案例。7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的《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2023)》显示,ESG已成为阿里巴巴与业务集团之间的价值纽带,其运营净碳排放和价值链碳强度实现“双降”,并在乡村教育、适老化、无障碍、乡村振兴等领域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在双碳的战略目标下,ESG已相继上升为互联网公司的企业战略目标,包括腾讯、京东、联想、阿里等在内,不少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ESG,并调整了组织架构。ESG正成为国内互联网业告别过去的“粗放式增长”,向着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转变的新抓手。
ESG项目创造商业之上的价值
ESG报告是企业运行健康度与社会连接度的体检表。2023财年,是阿里巴巴集团系统施行ESG战略的第一年。
报告显示,在环境议题方面,2023财年,阿里巴巴集团自身运营(范围1+2)二氧化碳净排放为468.1万吨,同比下降12.9%;减碳141.9万吨,同比增长128.9%;价值链(范围3)碳强度同比下降5.7%,实现自身运营碳排放下降和价值链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双降”目标。
在支持员工发展方面,截至3月31日,阿里巴巴员工来自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女性员工占比为49.1%,41.9%的管理人员为女性。在公司治理方面,董事会独立董事占比提升到60%,女性董事占比从20%提升到30%。
作为中国优势经济之一,平台经济连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为扩大需求提供了新空间,也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引擎。
报告显示,阿里巴巴生态直接或间接衍生超7000万个就业机会,平台经济“创造就业”的生态效应显著;全球20多万卖家通过Alibaba.com触达来自超19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4700万名买家。此外,截至2023年5月,高德地图已经累计提供超230万次无障碍轮椅导航规划;少年云助学项目为102所学校部署落地“云机房”,服务超6万名师生;达摩院利用AI技术自研智能筛查阿尔茨海默症工具,帮助118746人次及早筛查。
ESG行动正充分融入商业设计
近年来,联想、腾讯、阿里、京东等巨头齐发力,ESG已成为了企业家与业务之间的价值纽带,推动互联网科技公司构建商业模式的创新引擎。
在此之前,联想集团已开始在阿拉善打造“新IT”智慧生态保护解决方案,以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多技术融合创新,提升当地生态环境管理能力,释放更多科技创新潜力。
京东也在减碳技术创新方面实施多个项目。例如,通过全面推进电子发票开具,2021全年京东开具电子发票超28亿张,由此节约纸张相当于少砍伐31万多棵成年树木。同时,还将推进高质量就业、抗疫保供、助力乡村振兴、合规管理设置等纳入ESG报告。
腾讯也在不久前发布的“2022年ESG报告”中提到,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573.9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在2022年用于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及共同富裕计划领域的支出合计58.36亿元。同时,积极推进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实践涉及基础科学研究、碳中和、公卫应急、技术公益、数字文化、银发科技等多个领域,并已经逐步形成“推动基础科研、助力乡村发展、推进公益数字化”三大主线。
在中国CSR智库副理事长吕建中看来,平台企业可以充分发挥,确立社会责任,运用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融合多重利益相关方的参与者生态这三个要素的作用,从而汇聚多种资源、凝聚多方力量、开发协同创新,形成体系化、规模化、实效化的符合公共利益的协作性解决方案和创造共享价值的平台,形成“公益+技术”的良性循环模式,形成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创造社会及环境效益的体系。
咨询公司埃森哲预测,ESG不仅是高科技与互联网企业品牌宣传、提升客户体验的手段,也将与现有业务相结合,成为众多科技领导者改进公司内部治理的抓手。未来,可持续和社会价值创新有望给高科技与互联网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引擎。
好了,关于寻找ESG灯塔 | 科技巨头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成绩单,ESG成业务发展新价值纽带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