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新快报的康陵怀古视觉艺术作品 赋能文物和文化遗产展示,如果您对康陵怀古视觉艺术作品 赋能文物和文化遗产展示感兴趣,请往下看。
墨绿、深红、金黄沙粒逐渐聚拢,随即呈现南汉代表性双凤纹样,如考古过程,逐渐揭示文物信息;双凤聚拢中央,旋转活化飞翔,又如当代诠释,华丽摄目。
2023年是康陵发掘20周年、广州考古70周年。6月10日康陵对外开放首日,跨学科融合、沉浸式艺术剧场“倾听·康陵”,在遗址现场展演。展演中的视觉形象作品《康陵怀古》,由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曹国媛、李晓媛、黄锐刚老师带领师生团队创作完成。
创作方表示,《康陵怀古》以新科技、新理念、新艺术手段,跨领域合作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有效回应了“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的国家文物和文化发展战略,有力助推南汉历史时期文化和文物的再利用、再传承。
合作模式
实践性研究+探索性实践
记者从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获悉,今年是该院为进一步优化完善“3+1”本科教学模式,促进专业交叉和学科融合,实行“专业+中心”教学模式的第一年。十个中心之一的信息与空间研究中心以“博物馆”为设计研究和实践场域,设立“文本叙事”“信息整合”“空间体验”“媒介策略”四个研究方向。教师团队探索出“实践性研究+探索性实践”的馆校合作新模式。
“实践性研究”指在教学安排内基于文物遗产及其研究成果,以师生团队为主体,结合最新理论和技术展开实践性研究。“探索性实践”以博物馆为主体,积极推进某项创意的落地实践。两者互为依存,相辅相成,“倾听·康陵”的成功展演与这种灵活的创新合作模式关系密切。
“活化”定位
剧场式展演+常设展览
团队教师带领学生对康陵遗址进行了核心要素分析、展示文物信息整合、场馆空间条件评估,采取整体协同设计策略,确定了以“剧场式展演+常设展览”方式建构南汉历史文化精神的总体方案。“剧场式展演”基于遗址现场完整统一的大空间体量,以定期、定时的现场展演来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交互式数字影像技术对文物进行具体表现,对主题进行抽象阐释,使传统文脉与今对话,使遗址的场所特征得到延伸放大。“常设展览”以文物考古和研究成果为基础,保证展示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易读性,将康陵考古过程、历史地位、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等系统性呈现。
作品特色
“体验式”活化+以“人”为本
让文物活起来,让参观者与文化遗产互动,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沉浸式体验转向,是当今文物“活化”的最大议题。《康陵怀古》更多地考虑了观众的参观动机、需要、期待和体验感受,团队对其体验序列、体验内容、体验方式进行了细致入微地研究和设计。
《康陵怀古》以整个场馆最高处作为展演场域,利用递进体验的方式,将观众从帝陵遗址的“古”带到数字文物的“今”,随着观众空间位置的不断升高,投影的视觉面积也不断扩大,当观众到达空间最高点,也形成了最深刻、最完整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叙事通过对体验序列的编排实现遗址现场的多重体验。
《康陵怀古》是音画空间中“画”的部分,它不仅要对康陵出土的精品文物、建筑遗址、哀册文碑、双凤纹瓦当、花鸟纹瓦当、玻璃器皿等元素进行直接呈现,更需要以音为背景,创作出富有想象力的、意蕴深远的视觉景观,以释放出以康陵为代表的南汉历史文化的艺术性。
《康陵怀古》共30分钟,以四个篇章六段影像对康陵遗址进行叙事性演绎。
开篇,活化的双凤纹瓦当贯穿其间,墨绿、深红、金黄沙粒逐渐聚拢呈现出清晰的双凤纹,如同考古过程逐渐揭示文物信息;双凤聚拢后缓缓旋转继而活化飞翔,体态轻盈飘逸;此后小谷围岛地形图和文物照片隐现,拉开康陵考古序幕。
颂咏上篇,分《康陵赋》和《大漠行》两段,《康陵赋》四字诵读,韵律舒缓而庄重,深棕色呼应氛围,映衬着点点星光,如同浩瀚的历史中走出来。跟着《大漠行》乐音节奏,康陵陵园出土的精品文物莲花纹瓦当等逐渐显现活化;鼓的加入使画面转向色彩艳丽,水纹荡漾映射天空的景象,象征悠远的海上丝绸之路;在红色和青绿色中心缠枝鸳鸯涟漪旋转隐现,配合古筝拨动了方形水纹,应合着方形陵台与圆丘顶形制。
颂咏下篇,分“哀册文碑”节选诵读和《青铜》两段。画面上康陵碑文缓缓呈现,以碑文石板为底,碑文图案镶边,庄严肃穆。采用与石刻碑文相近字体,传递出南汉审美文化。《青铜》将青绿山水与遗址建构艺术相结合,通过画面的不断叠合运动,创造出南汉时期的珠江水域广州城的悠远景象和意涵。
结尾篇也是高潮篇,画面随着时而庄重肃穆、时而奋疾铿锵的乐声,从抽象凤尾到延展的碑文图案,再到康陵考古遗址航拍和内部实景,将康陵风貌完整呈现,最后合着舒迟和雅的乐章以旋转着的星际夜空和凤鸟飞翔的影像落幕。
整个作品以“凤鸟”为线索贯穿全篇,画面上,沉睡在南汉皇陵瓦当之上的凤鸟逐渐苏醒振翔,时而缓缓翱翔于半空,时而一飞冲天翱翔于九天。“活化”的凤鸟述说着千年帝陵的故事,也述说着康陵20年发掘、保护和利用的历程。《康陵怀古》视觉影像与竹笛、古筝、小提琴建构出音画融合的沉浸式剧场空间,让文化的认知与沉浸式体验结合,启发了中华文化之美、之精、之深。
《康陵怀古》采用3×30米的巨幅线性画面来展现文化历史长河,以观众直接参与式的实验展演方式来增强体验和意义建构,创造了具有挑战性的具身体验,以一种新的文化样貌促成了文物与参观者的对话关系,拓展出更为丰富多样的参观者超验体验和意义建构模式。
创作过程
参与这次项目的信息与空间教研中心12位团队成员:曹国媛、李晓媛、黄锐刚、袁若涵、黄嘉朗、李昱德、江韵、黄钰杭、冯振荣、梁子韬、李庆丰、李凤婷,以推动中华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全力投入。其间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的领导给予大力支持。整个创作过程历时9个多月,历经3个阶段,团队成员通力合作,完成了对南汉国重要历史遗存的创新性利用和展示。
创作方表示:“创作过程中合作共建伙伴单位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给予了充分信任,使广美师生团队有幸深度参与文物的活化利用。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郑敏馆长师生团队与广美师生团队合作密切,彼此信任沟通顺畅,共同为康陵遗址展示开幕呈现了一场遗址、音乐、视觉完美融合的视听盛宴。”
(本版图文资料由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提供)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通讯员 张哲霓 伦梓文
好了,关于康陵怀古视觉艺术作品 赋能文物和文化遗产展示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