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价格贵、行业卷,水果刺客再度来袭

2023-06-03 11:05:25来源:创业邦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创业邦的价格贵、行业卷,水果刺客再度来袭,如果您对价格贵、行业卷,水果刺客再度来袭感兴趣,请往下看。

整个行业仿佛都陷入了困局和过度竞争。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灵兽(ID:lingshouke),作者:十里,创业邦经授权发布,头图来源摄图网。

水果价越来越贵,行业越来越卷。

尤其是今年,水果价格大幅度上涨引起了不小关注。

从高贵的晴王阳光玫瑰、突尼斯软籽石榴、秋月梨,到平民的苹果,价格都呈现上涨趋势。这些水果的价格每斤达到百元,甚至苹果的价格逼近每斤10元。似乎高价水果的价格高歌猛进的舞台并未谢幕,而普通水果的消费压力也在持续加大。

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2023年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了0.4%,非食品价格上涨0.1%。但是,其中涨幅最大的当属鲜果,价格上涨了5.3%。

价格普遍上扬已经成为社会共识,除了股市,几乎所有物品都在涨价。

不只是消费者,许多生鲜连锁店的采购员也对《灵兽》表示,今年的水果价格普遍高于往年,涨价的范围涵盖了几乎所有的水果品种。

农业农村部的宏观数据显示,从2019年1月到2023年2月,监测的5种水果的批发均价已经从每斤3.04元涨到了3.77元,上涨了24.01%,达到近5年来的最高位。

而到了3月份,6种主要水果的批发均价已经上涨到每公斤7.88元,环比上涨4.6%,同比上涨15.9%。其中,西瓜、巨峰葡萄、香蕉、富士苹果的环比涨幅分别是19.5%、8.3%、1.8%、1.7%。

跟蔬菜种植一样,水果同样经历春耕、夏长、秋收、冬藏的普遍规律,尽管农业技术的进步已使“冬天吃西瓜,四季有草莓”成为可能,但在宏观层面,季节的变化仍然对水果产量和价格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灵兽》,每年的5月前后是水果供应的淡季。这个时候,市场销售的主要是上一年秋季的存货,新一批水果还未大规模上市,市场供应短缺。而去年全国许多水果产地又遭遇了恶劣天气,导致水果减产,供应短缺问题更为严重,因此引发了价格的大幅上涨。

除了季节性因素,生产和物流成本的增加也是水果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尤其是今年,在生产环节,农药、化肥和人工成本的提高使果农的投入成本逐日攀升。此外,土地资源的稀缺和地价上涨也使农业用地的使用成本持续增加。”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而在流通环节,由于水果供应链较长,种植、收购到销售到消费者手中,涉及运输、储存和多层次的经销商等多个环节。

《灵兽》从一位产地负责人处了解到,水果行业越来越卷,收购环节加入了精细化分拣,按照不同规格、果径、果面和果损等进行不同等级划分,等级越高,价格越贵。分拣完成后,整体会有约20%的损耗,这些损耗也会反映在好果的价格中,推动水果价格上涨。

此外,由于运输环节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开始使用冷链车,运输成本进一步上升。

因此,这些增加的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反映在水果价格上,也就是持续的价格上涨。

实际上,水果价格的起伏是一种常见现象。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水果生产价格指数呈现出周期性波动,这与农业界所认知的“一大两小”农业周期基本一致。换句话说,水果行业的一般状态是“赚一年休息两年”。

只不过今年的激烈涨价情况,让水果行业的各个环节感到压力,这种现象已经无法仅用周期性变动和偶然性因素来解释。

《灵兽》与多家线下生鲜门店负责人交流,除了供需、生产和物流成本之外,普遍认为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线上电商的冲击。

伴随着互联网巨头们对生鲜行业的“青睐”,生鲜电商和社区团购开始直接与果农进行合作,采用产地直采或者产地直销的方式,通过在直播间或者线上直接销售产品,这必然对传统的销售模式造成了冲击。

而这些“新人”通常直接到原产地收购水果,这就造成了,以往一个果园,通常只有两三家收购商上门谈收购,而近两年,这些采用产地直采方式的电商纷纷上门,给果园主人带来了供不应求的感觉,也纷纷提高了果品价格。

此外,当生鲜电商规模的扩张,让消费者对水果品种的认知逐步提高,逐渐开始关注水果的产地,能够区分砂糖橘、丑橘和沃柑的差异。“这种认知反过来推动了行业,另一个角度,也让生意越来越难做,对水果进行等级划分,实现水果分级。”一位生鲜店店主表示。

因此可以看到,无论是进口水果、生鲜超市还是电商销售的水果,在颜色、大小、口感和甜度等方面都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

这背后的原因是,统一实施了水果等级划分甚至,当下的划分方式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传统,依赖机械式的分拣机根据大小和重量进行筛选。现在许多果商采用电光分级技术,通过为水果拍摄X光,可以区分出大小、硬度、糖分和新鲜度等。

然而,这种技术同时也增加了成本。同样的,进行等级筛选也会消耗一定的资源。

在优质商品流入市场,提供高端产品的同时,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然而,由于居民的消费能力并未随之增长,导致水果价格上涨,而商家并无法获得更多利润,高端用户的数量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目前,整个经济形势呈现下滑的趋势。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10亿元,同比增长18.4%,但相较于2021年同期,增长率仅为5.3%,考虑到价格因素,消费的数据实际上相当疲弱。

在全球比较中,我国居民最终消费占GDP比重,甚至低于印度、泰国等国家,这反映出我国的消费力本质上是较弱的。

消费力度的不足,主要原因还是消费者的购买力不足,这反过来导致消费观念转变为“非必要物品尽量不购买”。因此,在提升生活品质的标志性商品——水果上,消费者势必减少投入,这对已经滞销的非必需水果品类无疑是雪上加霜,使得精挑细选出的优质水果市场需求量不大。

水果价格上涨,消费力却不足,这一系列影响整个生鲜生意。

《灵兽》从多家实体水果店了解到,今年的经营情况尤为严峻,整个行业仿佛都陷入了困局和过度竞争。“虽然普遍认为水果价格越高,水果店和生鲜超市的生意就会越好,利润就会更丰厚。事实恰恰相反,今年的经营更为艰难。”

对于水果店乃至生鲜超市来说,正常的开销,如房租、人工、水电、损耗等,利润通常只能保持在20%-30%的毛利水平。据业内一位店主表示,为了留住忠实客户,许多商家甚至选择打价格战,降低毛利率。

因此,尽管水果价格高涨,销售额却在下降,毛利率更是降至更低的水平。

“从春节过后,就感觉到水果价格的异常,比往年的批发价格要高出不少,但销量却不如往年。”一位超市的采购负责人告诉《灵兽》,水果价格上涨,导致采购成本增加,因此,在决策采购上,不敢进太多的货,怕造成库存积压。

同时也表示,水果价格的上升并没有带来相应的销售收入增加。由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购买欲望已经降低,导致销售额并未显著增长。

对于线下商超来说,水果和蔬菜是线下商超引流的核心品类。然而,当下生鲜市场的抢夺过于严重,水果销售大规模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各种社交平台、拼团甚至用高频、低价来吸引消费者,还有不少生鲜产品走进“网红”直播间,以及产地直播等方式,让实体水果渠道分流不少。

而如今,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消费者可能会更倾向于比较价格,选择更便宜的渠道购买。因此,这可能会加剧线上和线下超市之间的竞争,消费者可能会因为价格考虑,而更倾向于线上购买。

水果价格上涨可能会对线下超市带来一系列挑战,包括销售、利润、消费者行为、竞争压力、库存管理以及品牌形象等方面。

然而,这也为线下生鲜超市提供了机会去调整和优化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例如。通过优化供应链、提供更多价值和服务、融入切果品类,采用更灵活的定价策略,以及进一步发展在线销售等。

实际上,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水果市场已经历过一段所谓的“冰冻期”,市场需求直线下降,这给水果的进口商和经销商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因此,行业整体的价格上涨也许是一种无法避免的趋势。

当这一趋势传导至竞争激烈的零售终端时,情况可能会变得更加严峻。尤其是,对于已经“不富裕”的线下生鲜市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好了,关于价格贵、行业卷,水果刺客再度来袭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