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杨元庆:穿越周期,打造企业高韧性发展模式 | 联想创投CEO年会

2023-02-24 19:05:46来源:联想创投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联想创投的杨元庆:穿越周期,打造企业高韧性发展模式 | 联想创投CEO年会,如果您对杨元庆:穿越周期,打造企业高韧性发展模式 | 联想创投CEO年会感兴趣,请往下看。

来源:联想创投

2月24日,以“韧性生长 共创星海”为主题的联想创投2022/2023 CEO年会在北京开幕。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会上带来了《穿越周期 韧性生长》的主旨演讲,他强调,后疫情时代企业家需要更加重视企业“韧性”的锻造,从而增强企业穿越周期的续航力。他以联想39年穿越周期的成长历程为样本,分享了建立企业高韧性发展模式的核心方法论。

建立战略上的韧性。有韧性的企业要做的是,在一个又一个周期中完成螺旋式的上升。因此需要在高速增长的时候就开始行动,路行长远,未雨绸缪,通过技术的创新,通过业务模式的升级,尽早打造出新的增长引擎。保持运营上的韧性。全球供应链是联想运营的核心,通过“全球资源/本地交付”的运营模式和混合制造模式,既保证了供应链的快速决策和高效运转,也提高了联想制造的灵活性,以及联想“创新创造”的有效性。覆盖“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的智能化供应链管理体系,成为近几年集团能够抵御外部重重挑战、实现持续增长的坚强后盾。锻造技术创新上的韧性。近两年面对新技术的崛起,联想加大创新投入的力度,围绕“端-边-云-网-智”新IT技术架构,聚焦设备创新、元宇宙、车计算、边缘计算、混合云、云网融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从近期、中期、长期三个赛道做出了技术创新的规划。

以下为杨元庆演讲全文:

大家好!

好事多磨,前两年的年会因为疫情而推后,越发让我们对今年的大会充满了期待。每次来参加创投年会,跟行业里最优秀的创业家伙伴交流,总能感受到来自创投圈特有的朝气与活力。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今年一开年,国内就形成了拼经济、促发展的浓厚氛围,而创业精神,正是拼经济最需要的正能量。

今年年会的主题是“韧性生长、共创星海”。最近我发现一个现象,无论在投资界还是在产业界,前疫情时代大家最热衷于讨论的是风口、赛道,而经历了这三年的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危机、全球供应链短缺,以及随之而来的高通胀对消费的制约等挑战,面向未来,大家更加重视企业“韧性”的锻造。只有保持韧性,才能让企业穿越周期,才能让企业能够去实现更远大的理想,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联想39年穿越周期,韧性生长】

那么,如何建立企业的高韧性发展模式呢?结合联想创立近40年来的成长历程,我分享一下我的思考与看法。

01

要实现企业的韧性成长,我认为首先应当有战略上的韧性。

永无止境的高速增长是不存在的,任何企业、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发展周期。而有韧性的企业要做的是,在一个又一个周期中完成螺旋式的上升。因此,我们需要路行长远、未雨绸缪,需要在高速增长的时候就开始行动,通过技术的创新,通过业务模式的升级,尽早打造出新的增长引擎,从而能够架设起一道云梯,稳健地穿越周期。

1990年,当我们代理外国品牌的产品做得风生水起时,我们立志要做自己的品牌,这才有了“联想”;1997年,当联想的个人电脑做到中国第一的时候,我们立志到更广阔的全球市场去打响中国品牌;2004年,当很多人根本不相信我们做跨国并购能成功的时候,我们以蛇吞象的气魄买下了IBM个人电脑业务,经过艰苦的整合和发展,2013年终于登顶世界之巅;在个人电脑做到全球第一的时候,2014年,我们已经未雨绸缪,进入到智能手机、服务器等新的领域,逐步实现了业务的多元化;而当人类社会从工业化、信息化时代快速迈进数字化、智能化时代,2019年,我们又启动了服务导向的智能化变革,致力于成为为各行各业的数智化转型赋能的新IT全要素服务商。

正是我们在战略上的前瞻性和执行上的韧性,过去这三年,尽管有前面所说的挑战重重,我们还是牢牢把握住了混合工作模式、“线上经济”所推动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机遇,营收规模以每年超过600亿人民币的幅度持续增长,2021/22财年的营业额达到了4600亿人民币。近期,由于全球智能设备市场正在消化由前阶段供应短缺引发厂商囤货所造成的高库存,因而短期内的需求出现疲软,对我们的IDG,也就是智能设备业务有较大影响,但是因为我们已经开辟出个人电脑以外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整体业绩,特别是盈利能力得以稳固。我们刚刚发布2022/23财年第三季度的业绩,在个人电脑的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继续引领全球市场的同时,我们其他业务在集团总营收中的占比已经达到41%,其中方案服务业务年比年增长了23%,基础设施方案业务更是增长了48%,而且营收和利润双双创下新高。可以说,我们成功实现了面向数智化时代的多元化增长引擎的构建。

02

要实现企业的韧性成长,还应当有运营上的韧性。

作为一家全球化高科技制造企业,全球供应链是我们企业运营的核心,供应链的韧性是我们保持企业韧性的竞争力所在。

目前,联想在全球拥有30多家制造基地,包括中国、匈牙利、阿根廷、巴西、印度、墨西哥、日本和美国等。在中国,我们在合肥、武汉、深圳、天津、重庆等“东西南北中”都布局了重要的制造基地。通过自有工厂+ ODM的混合制造模式,通过“全球资源/本地交付”的运营模式,我们既保证了供应链的快速决策和高效运转,也提高了联想制造的灵活性,以及联想“创新创造”的有效性。

此外,我们还通过联想研究院的自研技术,建立了一套覆盖“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的智能化供应链管理体系,能够实现需求预测、智能排产、智能制造、智能化质量管理、智能物流、绿色低碳等多维度的管理目标。举例来说,如果南美洲的天气变化,影响到了物流和交付周期,我们在中国的工厂第一时间就能得到系统计算出来的更新的智能排产方案,辅助我们进行决策。我们还跟供应链上下游的2000多家企业建立了数字化协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决策,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管理效率,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这套高效灵活的全球供应链管理体系,是联想近几年能够抵御外部重重挑战、实现持续增长的坚强后盾。即使在2020年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我们也保障了生产不间断、供应不掉链。去年,联想第8次入选Gartner全球供应链Top 25,位居第9,是中国、亚太地区唯一上榜的高科技制造企业,也是排名最高的中国企业。上个月,我们的合肥厂还凭借先进的智能化管理能力入选了世界经济论坛评选的“全球灯塔工厂”,成为智能制造领域的全球标杆。

03

要实现企业的韧性成长,还要有技术创新上的韧性。

打造“技术联想”一直是联想的创业初心。面对全球政经环境的变幻,面对技术和产业周期的日新月异,我们认为,坚持用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才能增强穿越周期的续航力。

近两年面对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的崛起,我们加大创新投入的力度,不仅做出了未来中期研发投入翻番的承诺,还加大了硬核科技人才的招聘力度,2020年初以来已增加了研发人员8800人,接近翻番。围绕“端-边-云-网-智”新IT技术架构,聚焦设备创新、元宇宙、车计算、边缘计算、混合云、云网融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我们从近期、中期、长期三个赛道做出了技术创新的规划。就像最近火爆全球的ChatGPT,其背后所需要的普慧算力基础设施恰好是联想已经布局多年的强项。

而老贺带领的联想创投,正是联想的“事业部-研究院-创投”三级研发体系中的重要一层,是联想科技创新的瞭望塔。联想创投最重要的使命,就是 “以投资布局IT未来,以孵化带动业务创新”,着眼于未来5-10年的技术,构建起联想内外创新生态的桥梁。

从2016年成立以来,在老贺的带领下,这支精悍的团队已经取得了可圈可点的业绩:围绕“端-边-云-网-智”新IT全要素,联想创投持续进行战略布局,迄今已经投资了200多家企业,90%都是围绕核心科技;联想创投还内部孵化了10余家优秀子公司和创新业务,包括拥有全球24亿用户的茄子快传,以及联想懂的通信、鼎道智联、联晟智达、诺谛智能等;此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联想创投已投资了50多家国家、省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占总投资比重在VC/PE业界名列前茅。

更令人欣慰的是,创投的近半数被投企业已经与联想业务进行了合作,服务于各行各业的数智化转型之中,成为联想以服务为导向的转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看来,在国家推动的技术创新驱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联想与创业家同行,是互取所长、双向赋能。

联想是“双实融合”企业的一个典型代表。我们既是传统实体经济和科技制造企业,同时又是为实体经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赋能的企业。作为供应链“链主”,我们积极发挥自身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优势,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共同转型成长。我们积极调配全球范围内的优质资源,包括全球供应链、市场、销售、服务和品牌能力,助力创业者发展。尤其是帮助好、服务好“专精特新”的企业发展壮大,支持更多的中小企业成为“隐形冠军”和“配套专家”。

而被投企业的这些优秀创业家们,你们拥有各领域的尖端科技、前沿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及各细分行业的独特洞察。当两者结合,就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也能够彼此成就,共同成长。

我相信,未来联想与成员企业的交集还会更多,互惠互助还会更深,最终形成一个协同共赢的创新生态家族。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各位创业家伙伴们,疫情的阴霾已经散去,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高潮将至。面对新机遇,我们要继续锻造韧性,高瞻远瞩、顺势而为、百折不挠,永葆创新。在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实融合”的产业机遇下,让我们携手合作,用实干精神去做拼经济、促发展的主力军,共同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未来!谢谢大家!

好了,关于杨元庆:穿越周期,打造企业高韧性发展模式 | 联想创投CEO年会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