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东方国资张彦红:国资LP实现“既要、又要、还要”,不必将压力转嫁给子基金

2022-09-02 19:05:40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东方国资张彦红:国资LP实现“既要、又要、还要”,不必将压力转嫁给子基金,如果您对东方国资张彦红:国资LP实现“既要、又要、还要”,不必将压力转嫁给子基金感兴趣,请往下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娜 苏州报道

作为国资LP,当如何实现既要、又要、还要?东方国资董事长、总经理张彦红给出的答案是,“让政府的更政府,让市场的更市场。”

“我们不会要求管理人即实现超额收益、又招引项目,还推动产业发展。”张彦红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说,东方国资不会把压力转嫁给子基金团队,而是将资本招商的任务主要放在纯国资体系完成,再通过在不同资金性质和产业板块的布局来实现“既要、又要、还要”。

苏州已经是PE/VC基金募资的主战场,IR们拜访机构列表中都有总部位于吴江的东方国资。有一线IR人士告诉记者,除了返投要求,国资母基金多要求参股基金在本地注册。但在东方国资的过往实践中,他们为子基金放宽过基金注册地要求,可落户在其他城市或苏州大市其他地区。

不仅如此,东方国资还成为多支产业母基金的出资方,通过“祖母基金”的方式实现多级资本放大效应。

当行业募资寒冬持续,LP们接待着来自各地的GP团队敲门拜访,东方国资却没有只是坐等机构和企业来访。刚刚过去的8月,张彦红带队北上,走访北京的多家投资机构和已投企业,调研部分拟通过“基金招商”招引落户的创新企业及拟合作机构。

这场走访中,东方国资围绕多家5G、量子计算、卫星导航领域创新企业的融资、迁址等不同诉求,商讨个性化合作方案。行程接近尾声时,他们还走访了北京股权交易中心。

一幕幕主动出击背后,是东方国资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和新业务板块的探索。

助力新兴产业发展

吴江地处江浙沪交界,长三角城市群中心。

作为地道的吴江人,张彦红见证过民营企业的强势崛起,亲历着新兴产业的迅速成长。本次赴京走访期间,她向新朋友介绍吴江时还会加上一句,“这里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最前沿。”

从机构性质上看,东方国资是苏州市吴江区区属国有独资金融投资平台,核心业务包括资产管理和资本运作。从推动产业发展的角度,其参股的子基金主投行业覆盖吴江区新兴产业规划,横跨智能制造、半导体、医疗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消费升级等行业。

在子基金管理团队选择上,东方国资针对不同类型的基金投资研究了不同的标准与侧重点,从而在内部形成相辅相成的生态体系。

截至今年8月底,东方国资旗下设立了政府引导基金、国有投资基金等各类基金超70支,合计规模近500亿元。仅吴江区产投母基金已撬动10倍资金杠杆,有效引导吴江区股权投资集聚化、规模化发展。

总结过往,张彦红说,金融资本是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在如何更好地发挥资本招商的作用助力产业发展方面,东方国资的核心思路正是“让政府的更政府,让市场的更市场”。

根据已披露信息,东方国资与德同资本、君联资本等国内头部投资机构合作,已培育上市企业48家,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21家,带动已投企业后续融资超100亿元。

进入8月以来,东方国资的子基金们连续收获了盟科药业、中微半导等四家上市公司,投资方包括德同合心基金、尚合正势二期基金等。

记者了解到,规模为20亿元的德同合心基金是首支落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创投基金,这支基金的出资人包括东方国资,并在吴江区注册成立,主要投资TMT、医疗健康和高端制造等战略新兴领域。

除了已上市的盟科药业,德同合心基金投资的金云科技实现了并购退出、伟测半导体已经过会,同期基金的其他代表项目还包括数字化采购SaaS企业甄云科技、激光雷达企业禾赛科技、生物医药CDMO迈百瑞等。

以载体建设促招财引智

东方国资过去十余年的工作主要围绕项目投资、基金运作、资产管理展开,近年迅速推进的还有金融与产业的双载体建设。

本次专访的地点位于苏州湾创投壹号的东方国资总部进行。

苏州湾创投壹号坐落于东太湖畔,占地共计85亩、建筑面积4.5万㎡,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南连浙江、北依苏州主城区,位于环太湖科创圈和吴淞江科创带的交汇点。

作为未来的“长三角创投港,苏州湾金融谷”,截至2022年8月,苏州湾创投壹号已引进各类金融投资机构417家,注册规模近900亿元,管理基金规模近1200亿元。

自苏州湾创投壹号向东驱车20分钟,就能到达毗邻524国道的“江苏长三角智创科技园”。524国道和京杭大运河交缠,自北向南串联起常熟、相城、工业园区、吴中、吴江,是苏州的又一个产业创新集群建设阵地。

江苏长三角智创科技园的定位是区级科技人才孵化器,重点引进和培育以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和数字产业为主的领军人才项目。该园在2021年3月开园,至今已入驻企业17家,以种子期、初创期“硬科技”项目为主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苏州湾创投壹号和江苏长三角智创科技园两大载体,加上已经深耕多年的股权投资业务,形成今天东方国资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也就是说,东方国资可以通过金融载体与产业载体双轮驱动,实现资金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和互哺发展。

今年7月27日的苏州市委常委会会议暨专题调研吴江区工作会议也提出要求,将围绕“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的建设,以资本集聚带动创新要素集聚,努力引入更多优质企业,坚定企业落户吴江发展的信心。

“无论从十字交汇还是政策叠加的角度,吴江都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张彦红告诉记者,东方国资将投入更多资源用于吴江的创投生态建设,形成人才、资本、科技及产业的更高效联动。

国有资本创新不止歇

东方国资的发展愿景,是成为国内一流国有资本投资集团。

做到这一点,要求东方国资管理团队既要理解地方产业发展诉求,也要有发现优秀GP的能力,还要能高效协调和融通各方资源。

那么,东方国资如何做到让政府的更政府、让市场的更市场?

首先,东方国资自2008年开始管理吴江区创投引导基金,并逐步以项目直投、设立市场化母基金等途径优化资金配置。不仅如此,其团队还是基金二手份额交易市场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与基金管理机构、当地上市企业形成生态式的合作。

德同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邵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年的合作让团队看到了东方国资推动吴江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优化,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决心,以及作为国资LP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较好实践。

再看不同阶段的创投业务探索。2015年,东方国资与中芯聚源等联合组建苏州聚源东方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称“聚源东方基金”)。这支基金的总体规模为2亿元,主要投资领域为集成电路与IP设计、半导体材料及相关电子信息产业。

当时在国家空前力度的政策支持下,国家与地方的政府产业基金和各类社会资本热情迅速高涨。中芯聚源总裁孙玉望坚信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将迎来黄金十年,推动他将基金落地吴江的原因则是这里的人文环境、经济基础和开放态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聚源东方基金投资的芯海科技、拓荆科技等多个项目已经上市,其中对芯海科技的投资实现了单个项目13倍的收益。

随着“一体两翼”发展格局的稳步推进,东方国资正在发挥资本纽带作用,全力支持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与此同时,更多的创新也在密集讨论中。

今年8月赴京走访的行程尾声,张彦红和同事们走进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就引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二手份额转让交易平台等事宜展开交流。

“我们今年可能会成立3-5支系列S基金,选择不同基金管理人形成优质组合。”张彦红告诉记者,东方国资已经投资了70多支子基金,苏州湾创投壹号也有400多家投资机构入驻,推进S基金业务将可以进一步促进东方国资的资本服务生态构建。

她透露,吴江也正在推动设立基金二手份额交易中心,以优化资本支持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生态圈。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是这一进程的重要推进因素。

(作者:赵娜 编辑:林坤)

好了,关于东方国资张彦红:国资LP实现“既要、又要、还要”,不必将压力转嫁给子基金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